您好,欢迎来到三一微信群!
当前位置:首页 > 微商
极速赛车老群平台二维码内蒙古寻“羊”记:哪里羊群最壮观?
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分享:

极速赛车老群平台二维码内蒙古寻“羊”记:哪里羊群最壮观?

锡林郭勒大草原:羊群与美景共舞锡林郭勒大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境内,是世界四大天然草原之一,也是我国典型的温带生态系统草原,属温带草地的斯太普类型,还是目前世界上温带草原中原生植被和地貌保
微信号:
QQ号:
热度:0
地区:上海 - 宝山区
行业:
人群:
时间:2024-12-20
1
内容详情

锡林郭勒大草原:羊群与美景共舞

锡林郭勒大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境内,是世界四大天然草原之一,也是我国典型的温带生态系统草原,属温带草地的斯太普类型,还是目前世界上温带草原中原生植被和地貌保存最为完整、草地类型最多、饲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天然草原之一。

这片草原地势平缓,幅员辽阔,海拔平均在 1000 米以上,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其地表水贫乏,造成土壤以发生钙化过程占优势,主体植被类型为草原,野生动植物均带有典型的蒙古高原特色。天然草场面积达 2.95 亿亩,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 1985 年 8 月 5 日批准成立了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控制面积为 107.9 万公顷,成为我国第一个草地类自然保护区。1987 年 9 月 7 日,该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国际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并于 1993 年 7 月首批加入了 “人与生物圈” 保护区网络,1995 年 9 月,又与澳大利亚普克马克生物圈保护区结为姐妹保护区,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的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名录中,被列为具有国际意义的草原、荒漠生态系统第一类重要保护地点。

正因为有着广袤且优良的牧草资源,锡林郭勒大草原成为了羊群理想的栖息之所。在这里,你常常能看到这样美好的画面:蓝天白云下,一望无际的草原如同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一直铺展到天边,而洁白的羊群就如同珍珠般撒落在这万顷碧波之中,它们或悠然自得地吃草,或在牧羊人的驱赶下缓缓移动,与草原的美景相互映衬,完美地诠释了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诗意景象。

像东乌珠穆沁旗作为锡林郭勒大草原的核心区,拥有优质天然草牧场 7100 万亩,可利用面积占全区的 6.2%,牧业年度牲畜饲养量 301 万头只,羊存栏量颇为可观,是最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之一。整个锡林郭勒盟更是盛产优良的乌珠穆沁肥羊等诸多品种,长期以来畜牧业产值和牲畜保有量一直居内蒙古各盟之首,是中外闻名的优质肉食供应地,羊群数量在内蒙古众多地区中都处于前列,当之无愧是内蒙古羊群较多且与美景共舞的好地方。

呼伦贝尔大草原:碧草连天羊成群

呼伦贝尔大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因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它是世界四大天然草原之一,也是中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更是一片碧草连天、羊成群的广袤之地。

这片大草原东西宽约 350 千米,南北长约 300 千米,总面积达 10 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就占了 80%。这里地势东高西低,有着 3000 余条河流、500 余个湖泊,如纵横交错的海拉尔河、伊敏河、莫尔格勒河等河流,以及像呼伦湖、贝尔湖、呼和诺尔这样如明珠般点缀其中的湖泊,滋养着大地,使得牧草生长得极为旺盛。这里生长着 120 多种优质牧草,为羊群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食物来源,被赞誉为 “牧草王国”,有着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这里,一望无际的草原仿佛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一直延伸到天边,而洁白的羊群就如同散落在这绿色海洋中的点点繁星,随处可见,它们或成群结队地悠然吃草,或在牧羊人的驱赶下缓缓移动,构成了无比丰饶的草原景观,完美地诠释了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诗意画面。

呼伦贝尔草原羊肉更是 “羊” 名天下,其主产区分布在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陈巴尔虎旗。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的呼伦贝尔羊已然成为优质羊种。为保证草原生态平衡,当地采取 “以草定畜” 的方式,平均 15 亩草养一只羊,这虽然使得羊肉产量有限,但也正因如此,其品质更加优良,备受中高端消费市场的青睐。

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牧民,每家饲养的羊数量都颇为可观,少则几百只,多则上千只。曾有游客去当地旅游,住在牧民家中,跟着牧民去羊点,看到草原上白茫茫一片,足有几千只羊,还有专门的羊倌骑着马照看羊群。而且,这里的很多牧民依靠养羊、售卖羊肉以及相关的旅游经营等,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也让这片土地上羊群成群的景象得以长久延续。

总之,呼伦贝尔大草原凭借其广袤的草原、优良的牧草以及适宜的养殖传统等因素,成为内蒙古羊群较多的代表性地区之一,也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欣赏这羊与草原相互映衬的美丽画卷。

赤峰市:羊产业蓬勃发展之地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内蒙古的重要农牧业大市,在整个内蒙古的农牧业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的羊产业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赤峰市农牧行业专家就先后育成了敖汉细毛羊、罕山白绒山羊、昭乌达肉羊等 3 个新品种,为繁育和推广良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历经多年的发展,赤峰市羊产业发展迅猛,如今已成为自治区羊产业供种品种最齐全、供种羊数量最多的地级市。截至目前,赤峰市羊存栏达 1423.4 万只,这一数量稳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如此庞大的存栏量,充分彰显了赤峰市在养羊规模上的优势。

不仅如此,赤峰市在肉羊良种推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发展等各个环节和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和丰硕成果。比如,在良种推广方面,赤峰市积极作为,对全市 71586 户养殖户逐一进行摸底排查,把昭乌达肉羊、罕山白绒山羊等优良种畜作为重点推荐品种,还举办了 20 余期良种推广员技术培训班,免费为每个集中牧业点培训一名良种推广员,目前确定了 40 个肉羊、肉牛养殖示范村,推广优质肉用种羊纯种扩繁技术,推动肉牛肉羊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在品牌建设上,赤峰市更是成果斐然,近年来创建了肉羊产业驰名品牌 2 个,地理标志品牌 2 个,有机认证品牌 6 个,精心打造出昭乌达肉羊、巴林羊肉、罕山白绒山羊(东绒)羊肉等知名品牌,并先后在 CCTV-17、自治区农牧厅公众号等主流平台广泛宣传,使赤峰羊品牌、羊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度提升。

同时,赤峰市有着众多与羊产业相关的企业,这些企业在产业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涵盖了从养殖、加工到销售等多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为羊产业的持续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撑。

正是凭借悠久的发展历史、庞大的存栏数量、在各环节取得的亮眼成绩以及完善的产业体系,赤峰市当之无愧地成为内蒙古养羊较多且羊产业兴旺的地区,在内蒙古的羊产业领域散发着独特且耀眼的光芒。

鄂托克旗:阿尔巴斯绒山羊的家园

鄂托克旗是阿尔巴斯绒山羊的主要家园,这里的阿尔巴斯绒山羊可是声名远扬,被列为中国 20 个优良品种之一,其羊绒更是有着 “软黄金”“纤维宝石” 的美誉,而山羊肉也被誉为 “肉中人参”。

阿尔巴斯绒山羊产业已然成为鄂托克旗最具特色的传统产业,在当地农牧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当地广大农牧民经过长期的饲养选育及自然进化而形成的珍稀地方优良畜种,有着久远的品种历史。凭借其优良的特性,阿尔巴斯绒山羊所产的羊绒纤维长、强度大、重量轻、白度高、光泽好,有良好的成纱性和可塑性,是高级毛纺织品的原料,像 1985 年至 1987 年连续三年,阿尔巴斯山羊绒毛就荣获 “意大利柴格那国际山羊绒毛” 奖,1995 年在全国第二届博览会上还获得金质奖,是驰名中外的国际名品,并且还是 2014 年 APEC 峰会国礼羊绒披肩、羊绒围巾的上等原材料。其肉质细嫩多汁、鲜香爽口,高蛋白、低脂肪,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都备受青睐,常常出现在各地的餐桌上。

从数据上来看,目前鄂托克旗阿尔巴斯绒山羊存栏约 180 万只,个体平均产绒量达 650 克以上,年产原绒 780 吨,产量占自治区的 10% 左右,年出栏 90 万只,年产肉 1.8 万吨,是自治区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养殖量最大的旗区。

为了推动阿尔巴斯绒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鄂托克旗也是多管齐下。在品种保育方面,从种源着手,通过选种选育改善绒山羊的生产性能,推动阿尔巴斯绒山羊超细型、绒肉兼用型、高繁育型特征的优质种群建立,例如申报国家级阿白山羊遗传资源保护区,将特定区域划入保护区范围,建立种群谱系档案,强制淘汰不符合要求的山羊品种,禁止引进外来品种,加强种源保护;还与相关科研院校合作建设国家级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纯种繁育中心,利用高效繁殖等技术加速优质种羊的育种进程,并制定推广多项高繁技术,提高产羔率和妊娠成活率等;同时打造 “一小时兽医便捷服务圈”,组建社会化服务队,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在品质提升上,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产业发展,按照 “按质定价、优质优价” 原则开展优质羊绒保护价收储工作,激发农牧民养殖积极性;推广 “鄂尔多斯・源牧场” 建设模式,打造智慧牧场、标准化牧场,探索多种经营模式,构建养殖联盟,规范推行统一管理模式,优化绒山羊整体质量;并且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合作经营,推进大型农牧业综合体项目建设,打造养殖示范基地和饲草料加工基地等。

在品牌创建方面,规划建设 “1436” 原绒交易中心,开发线上交易平台,吸引头部企业回归原产地,掌握高端原绒的原材料控制权、市场定价权,打造交易集散地,还通过新媒体推广、品牌活动宣介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猜你喜欢
刷新

回顶部